狗万滚球,狗万app

图片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他眼看海安

南通日报:谱写“强富美高” 现代化建设海安篇章

来源: 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:2021-12-31 字体:[ ]

枢纽海安、科创新城。一个战略定位,清晰地展示了海安的高质量发展方向。

海安,连续九年在南通市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,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(市),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列第24位。

一个站在“高原”上的城市,正在向“高峰”攀登。

海安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,省、市党代会精神,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和南通市委各项决策部署,走出具有海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海安正紧紧围绕“枢纽海安、科创新城”战略定位,全力打造“枢纽海安、智慧海安、健康海安、平安海安、宜居海安”,加快建设“产业强市、文化强市、教育强市、科技强市、人才强市”。

近年来,海安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1至11月,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,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,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,保障改善民生有力有效,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、实现“十四五”开局首战首胜,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,省、市党代会精神,关键在落实。如何考好海安答卷,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说,将紧紧围绕履行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三大光荣使命,立足海安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,从最具基础、最具优势、最需突破的方面精准发力,突出重点、注重平衡,以奋进赶考路、当好领跑者的雄心壮志,为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海安力量。

产业转型升级,提速奋进

海安将牢固树立“工业立市、产业强市”的理念,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,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态。

强化创新驱动。海安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县(市)建设和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优势,强化海安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,系统推进创新企业培育、创新平台建设、创新人才集聚等工作;实施龙头企业“裂变”计划,突出科创项目招引,持续办好“创新创业在海安”“两院专家走进海安”主题活动,强化院地合作、校企联合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700家,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保持全省前列。

加快产业转型。进一步做大做强时尚锦纶、纺织丝绸、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,积极拓展航空航天、核工业、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,全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转型,研究启动节能降碳技改三年行动计划,引导重点企业通过应用数字赋能、军民融合、5G+工业互联网等,加快向高新技术企业方向转型。深入实施“5123”工业大企业培育工程,大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,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挂牌,建立健全企业培育后备库,努力培育狗万滚球,狗万app“单项冠军”、小巨人企业,“十四五”末,培育百亿级工业企业10家,工业应税销售超4000亿元。

突出项目引领。始终坚持“大抓项目”导向不动摇,创新在资源、环境、能源紧约束条件下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,进一步提升项目招引建设实效。坚持源头提升项目质量,认真梳理重大项目信息AB表,重点抓好“高端制造业、科创类、重大外资”等三类项目的招引。强化“亩产论英雄”,实行重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全覆盖,形成ABCD四档企业分类,通过差别化政策措施,倒逼企业加快提质增效。开展现有资源调查,建立全市能耗总量库、土地资源库、环境容量库、铸造产能库、闲置资源库、水资源库等“六大资源基础数据库”,推进各类资源要素有效整合,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。

深化改革开放,提速奋进

改革开放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,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不断增创我省改革开放新优势。

海安正在抢抓战略机遇、政策机遇,着力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壁垒,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,以改革破难题、以开放拓空间,切实增强发展动能。

做好深化改革文章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突出问题,系统谋划改革课题,不断以改革引领创新步伐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,进一步理顺区街权责关系,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更好凝聚区街强大合力。推动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,明确国有资本布局和国企主业方向,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,推进市场化、实体化转型发展,拓展业务版图,实现做大做强。深化常安纺织园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,对土地、电力、水等资源进行精准调配,不断放大集成效应。

着力发挥枢纽优势。围绕建设“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、国家物流枢纽城市”,全力推进张皋过江通道北延、临海高速建设,加快推进328国道西段南移、354省道东延等重点工程建设;抢抓三洋铁路建设机遇,深入研究新长铁路海安段和海洋铁路扩能改造,积极做好泰州经海安至如东城际铁路规划,加快推进铁路第二货场规划建设;常态化开行海安—东盟(越南)方向中欧国际班列,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,探索开通“海安—老挝”中欧班列,拓展东南亚地区覆盖面,争当我省至东盟方向中欧班列的起始点;持续放大上港集团ICT海安项目效应,强化凤山港与上海港两港间的深层次合作,推进凤山港有效服务通州湾新出海口;发挥保税物流中心、期货交割库、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所等功能平台作用,争创国家铁路一类开放口岸,与南京、徐州共同构建江苏物流枢纽大三角。

持续扩大开放开发。以园区建设作为对外开放开发的特色和亮点,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园、台商产业园、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十大专业园区,不断激发外向型经济新活力。积极推进中意(海安)生态园建设,坚持高标准规划、高起点建设,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,开展针对性、精准性招商,全力打造“国际有影响、全省有名气、南通有特色”的国际合作园区示范区。抢抓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,积极攻坚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大项目,有序实施外贸企业“5520梯度培育计划”,全力推进海关通关一体化,有效助力优势产业、重点企业“走出去”,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。

建设美丽海安,提速奋进

海安正以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,深入推进美丽海安建设,着力打造“苏中新鱼米之乡、滨海现代化之城”。

打造美丽城市。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,做好“留白”和“增绿”两篇文章,形成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“一张图”。结合海安高沙土、南黄海和里下河不同的地域特点,因地制宜,分类编制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规划。积极探索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,有序实施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、城市片区整体开发,打造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宜居城市,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。持续提升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的质量与档次,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,吸引狗万滚球,狗万app外来人口在海安落户就业创业。深化产城融合,充分发挥产业优势,全力推进高铁枢纽东广场建设,创新“枢纽+产业+城市”的发展模式,促进人气商气集聚。

彰显生态之美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打好水环境质量保卫战,扎实推进区域活水工程,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和应急管控措施,努力实现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%。打好大气环境质量保卫战,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溯源,深化扬尘污染治理,强化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,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考核标准。积极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、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,加快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建设,高标准完成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任务。坚持节能降耗和转型发展两手抓,全力以赴推进能耗“双控”工作,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。

建设美丽乡村。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,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推动“一根丝、一条鱼、一只蛋、一滴油、一粒米”五大产业品牌化、优质化发展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充分发挥红色村示范带动作用,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、先进村。积极培育新型合作农场、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,发挥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作用,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打造特色田园乡村。积极推进全民创业,加大二三产项目招引力度,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,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
促进共同富裕,提速奋进

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,海安聚焦民生福祉,站稳人民立场,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,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成效。

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,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,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。扎实推进城乡居保转企保工作,稳步提升被征地农民社保待遇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。深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重点领域,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、医疗、托幼、养老等“关键小事”。稳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,积极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大力发展慈善、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,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,着力解决贫富悬殊代际传递和阶层分化问题。

推进文化强市建设。紧扣“首批获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”的目标,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内涵和外延,打造更具影响力、辐射力、引领力的“文明高峰”。认真抓好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,推动试点工作“全省示范、全国领先”。挖掘用好红色资源,结合党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,进一步打造各具特色又主题鲜明的红色阵地,确保海安红色资源的永续发展。充分挖掘青墩文化、非遗文化、大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,持续举办“523”文化艺术节、青墩文化艺术节等活动,繁荣文艺精品创作、培育文化内生动力,争创全省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区。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,进一步加强传播能力建设,着力建好海安故事。

提升社会治理效能。发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作用,深化完善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治理机制,不断提高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。坚守安全生产“底线”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持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,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。筑牢信访稳定“防线”,深化“阳光信访公开评议”机制,建立多元解纷综合服务中心,扎实推进信访矛盾攻坚化解,积极创建“无诉社区”,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。